对话韩璐璐:坚守服务初心,做好每个细节|星级员工特辑
做好服务,从来不仅仅是解决表面问题,而是无数个躬身倾听的瞬间,设身处地的站在客人的位置上思考,深入分析客人的需求,做好每一处细节,织就信任之网。而那些被称作"细节"的星火,终将燎原成客户心中不可替代的温暖印记。
问题一:我们观察到你在做客户接待的时候能够快速与顾客建立信任感并且精准的抓住顾客需求,能不能举个实际的例子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作为服务行业从业者,我认为真诚沟通和灵活方案是关键。举一个我和老顾客的例子。去年第一次接到这位顾客的电话时,了解到他们20多人的团队有长住的需求,我马上设计了一份适合他们团队的组合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团队食宿的需求,同时价格还最为优惠,我把单种选择和组合方案做成价格对比预算表发给客户,客户对我提出的组合方案表示了认可。
另外在他们团队服务期间我会主动和团队负责人每天同步团队消费明细,退房时团队有客人的衣服落在房间,我也主动帮忙找到寄回。他被我真诚地服务态度所打动,在这之后又多次找我对接团队接待工作,我也一直在尽我所能的站在顾客角度为他们提供最具性价比的方案。现在这位客人的助理也和我交换了联系方式,我觉得这是对我服务的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让我更确信——好服务不是推销套路,而是推己及人,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对待他人时,客户也会给予我们真诚的反馈。
问题二:有没有哪次服务客户的经历让你印象特别深?比如让你感受到非常温暖或者棘手的时刻?
最暖心的是2019年试营业期间的一位客人——刚开业期间他来到我们公司想要进入大楼了解一下楼内项目设施情况,我主动带他从一楼走到七楼,把每层的情况和设施都讲了个遍。没想到他居然当场就充了我们试营业首周最大的单笔充值。
现在他就像我的朋友,来公司游玩会主动给我打招呼热情攀谈,有时候甚至路过公司都会特意给我带一杯奶茶或者养生茶等饮品,有回我重感冒没上班,他竟让前台转交给我一罐润喉糖。这种如朋友一般的关系让我更坚信:服务者的真心,客户永远看得见。
问题三:每个顾客都会有自己的沟通表达方式和性格特征,你在面对不同人群的时候会不会调整与他们的沟通方式呢?能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吗?
我会根据客人的情况调整和他们的沟通方式:去年有位女士带着超过儿童票身高要求的小朋友来消费,但是因票价问题产生了疑问。我为她耐心的分析了我们的票价与活动,同时安抚了小朋友的情绪,她在了解了我们的规则后接受了票价。再后来她带着更多朋友和家人一起来玩时,我正准备和再次她讲解票价规则,她反倒主动为超过儿童身高的小朋友购买学生票。这件事也让我悟到:坚守原则不等于硬碰硬,把规则翻译成客人能理解的语言,才是服务者的必修课。
问题四:我们了解到有很多顾客会因为你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而再次选择我们,你是怎么把他们变成回头客的?有什么技巧吗?
我会在沟通中主动识别潜在客户,如果对方意向明显,我就会添加客人的微信保持联系。平时我会通过朋友圈互动增加存在感,让客户记住她的通讯录有我这个人。这样当他们有需求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我——可能当时他们连我是谁都记不清,但太极泉这个标签已经种在印象里了。
并且我觉得团队的协作也必不可缺。比如我休息的时候,会将我的客人交接给同事,我的同事会像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去接待他们。这种服务不分你我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实现服务24小时的无缝衔接,毕竟没人能全天候守在岗位上。
我始终相信,服务要从消费者视角来换位思考。就像我自己作为顾客时,也会被专业又热情的服务打动。所以我始终坚持三点:用团队协作弥补个人局限,用严谨避免低级错误,用真诚把每个客户当朋友对待,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价值观:“真心真意做服务,美言美语传美意,善心善念致良知,正心正念行正路”。
问题五:如果让你给同事一条最实用的对客服务建议,你会重点说些什么呢?比如有没有绝对不能踩的坑,或者必须掌握的小技巧?
在给客人介绍的时候,需要换个思路,我们是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出发。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门票有什么政策优惠都摆在顾客面前,让顾客自己挑选。但是站在客人的角度,我们的出发点就会不一样。每次在做这种介绍之前,我就会想到如果我是顾客,该如何享受到更多优惠和便利?我是对价格更敏感?还是对服务更在意?这样的话不仅客人更满意,我们的服务也得到了客人的反馈。
顶级服务者都是“需求炼金师”。他们用专业守护规则,以温情融化边界,最终让每个服务触点都成为客户生命中的温暖记忆点。服务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平凡的时刻,都能绽放出体恤人性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