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征文欣赏《道阻且长,行将致远》经营管理部 武倩倩
自我懵懂开始,读过许多大家关于人生的各种感悟:有人说人生如书,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说人生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人说人生如酒,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小时我只知囫囵吞枣的记着这些话,想要从中汲取一些作为我自己的引路标,当我开始长大,怀揣着自我意识的成长站在人生的每一个分岔口,我开始有了独属于自己的认知。
道阻且长,需要保持勇气。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常客。2024年对我来说是极其不顺的一年:考研失败,毕业选题被out,面试被拒……一系列的挫折让我在自己还算一帆风顺的学习生涯中对未来充满迷茫。在完全结束我的学生身份之后,我该如何开启我的下一段“旅程”——这个困扰了我许久,甚至有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了错误的选择。但我明白,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它都是荆棘与鲜花共生。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于是,我开始学会不再美化自己未选择的那条路。
道阻且长,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我有时仍然会固执的沉浸在一次次失败的痛苦中。我去搜寻伟人的故事,去读他们在苦难中如何开出花朵,读他们在逆境中如何坚韧不屈。可是这样的阅读并没有让我振作起来,“世界上和我有同样遭遇或者比我更糟糕的人多了去了,人家都没有沉浸在痛苦中,我痛苦什么?”我这样想着,我为自己“不值一提”的痛苦情绪感到羞耻。直到有一天我看见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评论:觉得累的话就去凌晨四点的菜市场上看看。有人回复道:觉得累的话就应该去睡觉。我一下子醍醐灌顶,痛苦和苦难不应该拿来比较。人人都称赞磨难的意义,说他是财富,既锻炼意志和心智,又丰富阅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战胜它,实现生命的价值。仿佛不经历磨难,人生就不漂亮。可是只有亲历者才明白,磨难就是磨难,很多磨难一点都不伟大,归根结底就是倒霉而已。哪怕千帆过境,那种煎熬的滋味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自行爬出来。爱默生曾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种子。”我开始学会细细咀嚼每一次挫折,正视自己的痛苦,寻找破茧成蝶的机遇。
道阻且长,需要坚定的信念。我接受自己的挫折,允许自己痛苦,但同时也要懂得勇往直前。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他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也觉得应是如此,被歌颂的不是挫折,而是遇到挫折时迎难而上,仍然怀揣对未来有着美好期许,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自己。如今的我已经从曾经的窘境中跳了出来,接受了一份与我所擅长领域皆不相同的工作。我又开始回归我学生时期求知若渴的学习状态,我对这份正式开启我“成人”身份的工作充满了好奇且向上的心态,希望自己能在另一种领域中蓬勃发展。
“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而《荀子·修身》中曾提到:“行则将至。”有许多人将这两句组合在一起来激励遇到困难的人们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不断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但是在我看来,道阻且长,应该“行将致远”。努力未必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也不一定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是努力的话,我们会走得很远:学会的东西成为自己的阅历,走过的路都在身后。我们一直走在前行的路上,有一天蓦然回首,会看见身后一个一个扎实而用力的脚步,那是我们在遇到挫折时为自己留下的勋章。而当时深陷困境的自己,已经被甩在身后很远的地方了。或许这样我们一辈子都走不到“目的地”,但是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而我们的人生,从来都没有终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怕困难,只希望自己一直都在前行的路上。